近来,“地摊经济”突然兴起,掀起了一股人们摆地摊的热潮。 不少城市出台支持摆地摊的措施,“摆地摊”迅速成为网络热词。
有人说地摊经济蓬勃发展,但店主却在哭泣。 地摊的火爆会影响实体生意吗?
小编认为,与其担心“地摊经济”的影响,不如坐下来讨论桂林商业转型升级的问题。
现状:快速发展的商业中心
作为桂林人,我对桂林的商业中心了解很多:高新万达广场、南城百货、望城商厦、百货大楼、微笑堂商厦、联达广场……
近年来,桂林商业中心加入了一大波“新势力”。 2017年,叠彩万达开业; 2019年,华润万象城、吾悦广场相继开业; 到2020年,临桂万达也将建成开业。
此外,全市德天国际-DT时代广场商铺也在售,还有大龙城、桂林富力城、诸城时代春晓等多个商业综合体项目在建。
看来桂林的商业发展非常迅速,形势一片大好。 但衡量商业发展水平,不能只看商业主体数量的增加,更要看商业主体所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企业的发展与人才的数量密切相关。 人流量大、人口增长率高,商业经济才能尽快发展。
刨根问底的小编通过桂林市政府官方网站查找了近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现,2017年至2019年,桂林市常住人口增加5.48万人,城市人口增加12.86万人。
城市人口只增加了不到13万人,商业实体却增加了近10家桂林网站建设,这不禁让人思考,桂林的人口增长能跟上商业发展的速度吗?
可见,桂林的商业确实发展得太快,商业中心出现了“聚集”,以致出现了“溢出”的趋势。
为什么要允许商业地产调整转型? 这可能是因为目前桂林商业项目较多,甚至存在过早开发、商业溢出的现象,不利于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结合《意见稿》第六条“允许未建或停建的商业办公项目申请缓建”,该条款的实施不仅将促进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还将有效遏制商业溢出现象的出现,为进一步引导商业标准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隐忧:同质化造成生态破坏
桂林的商业已经“超支”,随之而来的是同质竞争破坏市场生态的隐忧。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成运营将极大便利周边地区的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需求。 然而,企业从业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企业只有有人才能生存。
近年来桂林建成的商业综合体,如万达广场、华润万象城、吾悦广场等,功能大多为当地居民提供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日常生活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商业综合体的功能是,客户群以当地居民居多。
也就是说,各商业综合体推出的商户品牌虽然不完全相同,但类型和功能基本相同。 它们之间唯一的区别是它们的地理位置和所在区域。
作为三线城市,桂林常住人口仅有511.23万人,城镇人口仅有260.2万人,人口增长率并不高。 可以说,商业发展的“池水”是有限的。 如果这个有限的消费群体还在快速“扩张”,如果业务板块薄弱——特别是同类型的商业实体桂林网站建设,那么留给商业从业者的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最终就会难以为继,只能破产。
因此,当业务出现“溢出”迹象时,正是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加剧的时候。 因此,桂林的商业发展虽然表面上显得迅猛,但事实上,市场生态受损的隐忧正在进一步扩大。
时报:电子商务带来巨大影响
电子商务的冲击也是现代企业不能面对的问题。
去年夏天,小编亲自走访了桂林各大商场,评价其受欢迎程度(点击查看评价),包括微笑堂、桂林百货大楼、联达商业广场、南城百货大楼和国展店等“老字号”桂林人习惯去的商场。 此外,还有花生塘购物中心、叠彩万达等“后起之秀”。
评价中,微笑堂、百货等老牌商场人流量明显减少。 其他一些商场的人气指数虽然还不错,但大多集中在生活超市和娱乐区。 很多实体店人头攒动,让人不得不前往。 一声叹息:
电商冲击下,实体商家生存太难了!
更糟糕的是,2020年COVID-19疫情突然爆发,让实体商家的生存更加困难。 5月初小编去市中心逛街发现,望城商厦很多商家都没有营业。 偌大的商场几乎可以用“冷清”来形容。
出路: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商业的激增、同质化竞争的加剧、电子商务的影响……
这一系列现象凸显了桂林商业规划布局的短板。 当前,桂林正在全力打造国际旅游度假区,业态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从政府举措来看,桂林商业转型升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化业务布局,避免同质竞争进一步加剧。
5月29日,桂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征求《关于化解非住宅商品房库存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修订意见的函》。
小编注意到,草案的一些内容与桂林市商业发展密切相关。
其中,征求意见稿第二条明确提出,要“优化各类非住宅项目布局”。 该项目的实施,意味着桂林未来的商业发展将在更高水平上规划和发展。
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分别“允许未开发的非住宅商业地产改变用途”、“鼓励和支持商业办公项目调整改造”、“允许在建房地产项目调整商业办公项目比例”。住宅物业”,这意味着,商业地产可以调整转型!
结合《意见稿》第六条“允许未建或停建的商业办公项目申请缓建”,该条款的实施不仅将促进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还将有效遏制商业溢出现象的出现,为进一步引导商业标准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加大旅游业务建设,推动业务进一步发展。
作为世界级旅游城市,旅游业是桂林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9年,桂林市接待游客总量突破1.3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874亿元。
随着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的推进,桂林的旅游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好,旅游带来的商机不容忽视。
我们看到,近年来,桂林出现了旅游与商业相结合的商业综合体,其代表项目就是兴金打造的繁华里。
繁华里项目位于漓江边,距5A级景区望城风景区不远,毗邻市中心。 具有优越的商业运营优势。 项目将融合特色餐饮、都市时尚购物、民宿、休闲旅游等元素,打造都市时尚文化休闲旅游体验空间,刷新桂林商业面貌。
兴津繁华里效果图
此外,近年来规划建设了绿芳生态城、丽江茂源奇果世界、益田燕山民国风情小镇、阳光100艾特田园综合体、桂林跃龙谷养生度假、花样年忆江等一批重大项目。国际文化旅游养生小镇、桂林下两江养生小镇等都将旅游与商务结合起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助力桂林商务发展。
三是顺应时代要求,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产业。
除了优化商业布局、加大旅游商业建设之外,小编注意到,桂林正在逐步完善电商产业布局。
临桂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已建成并于近期试运营。
小编还注意到,2021年桂林还将筹建三个物流园区项目,包括临桂新区西二环物流园区项目(一期)、高铁精河城物流园区、桂林福达农业产品冷链物流园区,总投资额53.54亿元。
这些物流园区涵盖花鸟、字画、古玩、商业/仓储服务、特色农产品、生鲜电商等,不仅能极大丰富当地商贸结构,也能带动当地商贸经济,为当地提供优质的服务。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结论:
目前,桂林商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但随着业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调整,旅游经济、电商产业等领域布局的不断深入,桂林的商业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